這篇文章不是一時的有感而發,而是平日翻譯時經常閃過腦海的念頭,直到現在才寫成文章。

或許是因為自己還很菜,在譯路上碰壁時經常覺得:自己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啊。

第一,我沒有值得誇耀的學歷。而且,身為一個日文譯者,我唸的也不是日文系。當然了,相關科系畢業並不是成為譯者的必要條件,就我自身投履歷以及跟出版社合作的經驗,幾乎沒有人介意我不是日文系的。只是,在翻譯上遇到瓶頸的時候,我經常會想:這個令我困擾的句型,對於在日文系受過多年訓練的學生來說,是不是很容易就迎刃而解了?我沒上過多深入的日文課程,日文能力大部分是透過自學而來,那麼某些我不懂而必須花時間查詢的資料,對於受過訓練的本科系學生來說,是不是不用查就已經裝在腦海裡的基本知識?

第二,我不曾留學過,而且從來沒出過台灣。當然了,留學並不是成為譯者的必要條件,身為一個日文譯者,也不曾有合作對象問我有沒有去過日本。只是,如果要翻譯的文章裡出現了台日文化差異,出現了一些在日本生活過就知道的常識,我是否能懂呢?

第三,或許是我年紀還不夠大,很多經歷都還沒有體驗過。而且,除了翻譯之外,我沒有做過其他任何種類的工作,一畢業就是SOHO,不曾在任何公司工作過。當然了,年齡跟人生經驗並不是成為譯者的必要條件。只是,我在翻譯上常遇到「沒有某種經驗就譯不出來」的情況,例如我不會開車,遇到跟開車有關的文字,只能向會開車的人請教。翻譯一本理財相關的書籍,書裡提到房屋貸款,我絲毫沒有這方面的經驗跟知識,只好請教爸媽。同一本書裡還論及信用卡跟電子錢包,但兩者我都沒有接觸過,只能從零開始摸索。由於不曾在公司工作過,當翻譯內容跟商業、企業、組織或公司有關,我總會覺得心虛跟不安。並不是說譯者不會開車就不能翻譯講開車的文章,不會開飛機不會看病就不能翻譯航空跟醫療題材,反倒是不懂那些還是有辦法翻譯才叫專業譯者吧?只是,如果我具備更多知識跟經驗,是不是就不用從零開始慢慢查,可以提高翻譯的效率跟品質呢?

第四,我沒什麼人脈。這裡指的是可以求教的人脈,由於內向性格使然,私生活中的朋友很少。個性內向再加上資歷淺,也沒什麼經常往來的譯者朋友。在翻譯上遇到文意看不懂或缺乏背景知識的狀況,經常不知道可以問誰,有時候只能沿著一些可能的方向,土法煉鋼找答案。要是做到「勤能補拙」是很好,不過如果翻譯功力本來就不拙,不是更好?

我什麼都沒有,只是有一點吵。因為沒有人脈,遇到問題只好盡量活用無遠弗屆的網路,透過網路向不認識的日本網友詢問文字語意,或是在可能有許多譯者臥虎藏龍的地方發問求救,視情況還真的能讓困擾已久的問題迎刃而解,如獲至寶般得到受用的解答。有時候因為想不到可以上哪裡問,遇到認識的人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試著問一些五花八門的問題,結果他們都被我搞得很煩。

有時候會想,跟我合作過的編輯搞不好也覺得我很吵。我不時寫信騷擾編輯,一下子問某某書什麼時候要出版,一下子又吵著某某稿子潤過之後能不能讓我看看,伸手要WORD或PDF檔。其實我很怕在書籍出版前看不到編輯改過的稿子,總會寫信給編輯說我很樂意幫忙看稿,要到檔案之後跟自己交出去的原稿兩相對照。除了瞭解編輯究竟改了哪些地方之外,還會再寫一封(如果沒能一次抓出全部的bug,就會是更多封,煩人指數加倍)勘誤信去煩編輯。還好,目前我還沒有遇過不願意給我檔案的編輯,而且編輯們也很好溝通,通常都會參考我的意見,再把稿子作修改。希望未來無論跟誰合作,仍然可以每一本書、每一份稿都比照辦理。

好像有點離題了。

這幾天腦海裡經常浮現這樣的旋律。其實我很煩惱,只是你看不到。如果我譯得不好,怕你轉身就逃。翻譯一本書,一定要讓讀者相信,這譯文多麼美好。對每個人都說還好,我的辛我的勤你不需要明瞭,如果我譯得好,這樣的溫柔你要不要?

期許:你愛我像誰,扮演什麼角色我都要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