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交了某本書的稿子,下一本書準備銜接中,現在處於有點放鬆的狀態,突然想寫一下文章。

我想每個譯者大概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業程序,而我的則是:

1. 閱讀原文,畫出不懂或是需要查資料的地方
2. 透過網路查資料
3. 初步翻譯
4. 第一階段校稿(紙本作業,不看原文,試著站在讀者的角度來挑譯文的毛病)
5. 第二階段校稿(紙本作業,對照原文,找出有無漏譯,以及必須修改甚至重譯的地方)
6. 帶著稿子到圖書館查資料,釐清第二階段校稿時找到的問題
7. 按照紙本稿子修改電子檔
8. 第三階段潤稿(電腦作業,別名「爛攤子地獄」)
9. 交稿

以上是我近期的SOP。其實我以前的SOP不是這樣的,算是還在摸索,所以每本書的作業方式都不太一樣,一開始曾經邊譯邊查,也試過整本書全部讀完、查完才翻譯,或是分段處理。不過有一點從未變過,那就是一次只翻譯一本書,沒試過早上譯A下午譯B。一方面是我的稿量本來就沒那麼多,一方面是我翻譯速度很慢,有另一本書來瓜分作業時間的話絕對兩本都弄不完。因為這個緣故,我經常發生好幾本書發譯時間互衝,只能接下最先談好的,把其他比較晚來的邀約全都婉拒的情況,嗚嗚。不過,只要不是交稿日迫在眉睫,途中暫停一下,改處理一些試譯稿件倒是沒什麼問題,畢竟也希望能先找好下一本書嘛。

上面列出的九點,最令我痛苦的就是5和8,因為對照原文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翻譯得很爛,紙本稿子滿江紅。而8就是所有難以解決的爛攤子都等著我去收拾的最後階段,再說最終交出去的稿子品質好不好就看這一回了,壓力很大,腦袋變得很不清楚,還會覺得自己根本就不懂日文跟中文吧。不過,如果有什麼妙譯的話(自以為),通常也都是這時候想到的。然後7也滿恐怖的,因為整份電子檔會變得花花綠綠,無奈我的功力還沒有達到初稿跟完稿差不多的等級,3的初步翻譯總是不能見人,所以直到交稿前都是修修修修修。如果內容很難,或是不太擅長的領域,那麼2也會很難過。不過有時候查資料的過程很有趣,會接觸到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雖然這個SOP差不多定型了,不過說不定未來還有更快更好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