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書名:男孩都是外星人:全世界最簡單易懂的男孩性教育
作者:野島那美
譯者:伊之文
繪者:Kayoko Abe(あべ かよこ)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期:2021/07/21

2020年11月底交稿的書,翻譯順序NO.52,出版順序NO.49。

在介紹這本書之前,我想先提一件軼事。翻譯時,我是先以電子檔作業,然後出版社編輯來信說:「你收到實體樣書了嗎?慕如說她要親送,哈哈哈!」雖然不太清楚書為什麼會寄到詹慕如老師那邊,但那陣子我剛好在上她開設的中階翻譯課程,課堂結束後她把這本書交給我,還說內容很爆笑!

是的,「超爆笑」就是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當時已經先看過電子檔的我和翻閱過實體書的慕如老師一致這麼認為。《男孩都是外星人》用詼諧的文字與漫畫把性教育解說得淺顯易懂,爆笑之餘也充滿教育意義。

由於「性教育」這個主題的性質,本書提到小男孩很愛說「便便」、「雞雞」和「ㄋㄟㄋㄟ」。關於「ㄋㄟㄋㄟ」(日文原文是「おっぱい」)的譯法讓我在以下選項中煩惱了一番。

一、胸部。但這個詞太中性,沒有興奮感,也沒有令人噴飯的感覺。

二、奶子。好像不太適合,私以為會這樣說的通常是年紀更大一點的男性。

三、奶奶。不好,和阿嬤同義,要盡量避免歧義。

四、ㄋㄟㄋㄟ。這個最像小男孩會講的字眼,那種不正經的感覺也到位了,但是我擔心編輯不接受注音文。

掙扎了很久,最後我決定大膽用「ㄋㄟㄋㄟ」,結果很幸運地過了編輯那關!或許是因為本書是寫給家有3~10歲男孩的媽媽們,而這個年紀的男孩最常用這樣的說法吧?

要翻譯這本書還有一個困難之處,因為我是未婚女性,對男生的生理和心理不太了解,例如「初精」和「包莖」這類知識都擔心譯錯,因此我在譯稿中不確定的地方加註,而編輯也請來小兒科醫師來為這本書做審訂,讓人放心多了。順便一提,我幫這本書寫了有關「冠狀溝」的譯註,這個詞是以前翻譯AV女優寫的書時學到的,意外在這時派上用場。

如果你是正在為了養育男孩而煩惱的爸爸媽媽,歡迎來參考一下這本書。它不僅是寫給家長看的,漫畫部分也能讓大人小孩都看得很開心哦!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書名:一天3分鐘,擺脫憂鬱!:10000人實踐的教練式領導法,改善當下的焦慮與不安
作者:川本義巳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21/05/05

2020年10月底交稿的書,翻譯順序NO.51,出版順序NO.48。

去年七月收到大好書屋的編輯來信邀譯,而這次對方之所以會找上我,是透過我從前合作過的另一位編輯介紹,真的非常感謝她!

當時一看到本書的主題是憂鬱症,我就非常想要把這本書接下來,因為我自己就是憂鬱症患者,這次有機會能借助翻譯的力量來幫助更多病友讓我感到欣慰和光榮。另外還有一個很吸引我的地方是,此書是由漫畫家細川貂貂小姐負責繪製漫畫。細川貂貂耶!她是《阿娜答得了憂鬱症》一書的作者,她和老公的故事後來改拍成電影《阿娜答有點blue》,由堺雅人和宮崎葵主演,我看了相當感動,也掉了很多眼淚。因此,我擅自覺得細川小姐為這本書繪製漫畫時,那種心情或許和我是一樣的。

《一天三分鐘,擺脫憂鬱》所介紹的抗憂鬱方法不用花錢,而且也不太花時間,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在這邊我想告訴大家,雖然「處於憂鬱狀態者」和「憂鬱症患者」不一樣,但兩者都是本書的目標讀者。我個人認為,即使你還不到憂鬱的程度,也可以來看看這本書,用它介紹的方法來「停止」負面情緒、「增加」正面情緒並「改變」思考方式。此外,即使你本人沒有情緒問題,但若身邊的親朋好友有這類困擾,這本書也會教你如何幫助這樣的人。我不敢很肯定地說這本書的方法對任何人都絕對有效,但是做了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失,只希望多少能多幫一個人也好,願大家的內心都能常保平靜和快樂。

《一天三分鐘,擺脫憂鬱》今日上市!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書名:12歲之前一定要學:④訂定計畫&時間管理
作者:花丸學習會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期:2021/04/28

2020年6月底交稿的書,翻譯順序NO.49,出版順序NO.47。

時間匆匆過去,終於來到此系列的第四冊啦!「時間管理」這個主題在書市中不算少見,只是這本書是專門寫給小朋友看的,並且維持這系列一貫的理念:親子共學。

翻譯過程中,我在這本書中發現的台日文化差異有這幾點:

一、原文書中設定的上學時間為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三點半,但台灣國小生其實更早上學、更晚放學。日本的小學只有六節課,但台灣有七節。除了要按照台灣現況更改書中標示的時間,更替台灣的小朋友掬一把同情淚。

二、內文和插圖曾提到(畫到)日本的將棋,這類似台灣的象棋。

三、原文提到日本的女兒節快到了,要擺女兒節娃娃,但台灣只有兒童節。

在這一冊裡,我個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家長問作者的問題:「小孩子打電動時的入迷程度可以應用在讀書上嗎?」對此,作者提出的意見是「入迷」也有分好壞,電視、電玩或手機遊戲等所帶來的感官刺激比較大,會讓孩子「被動入迷」,進而無法把用在玩樂上的專注力放在感官刺激較小的學習上,所以建議小朋友要培養能讓自己「主動入迷」的優良嗜好,例如運動或下棋等等。不過作者也提到,我們並非永遠都不能放鬆,如果只是偶爾把玩遊戲當作放鬆或休息的方法,並且懂得控制時間就沒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地方讓我很有同感,那就是要先把該做的事情做完,然後才能盡興地玩,這和我的做事哲學很像。

順便一提,這個系列目前出了四冊,但其實可以不用按照出版順序閱讀,每本書的登場角色和故事都是獨立的。不過,作者提到做好「整理收納」也有助於管理時間,因此第四冊可以和第三冊一起看,效果會更好哦!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書名:12歲之前一定要學:3 整理收納&良好習慣
作者:花丸學習會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期:2021/03/31

2020年6月交稿的書,翻譯順序NO.48,出版順序NO.46。

登登,系列作第三冊來啦!這次的主題和「整理」有關。

慚愧地說,我自己就是屬於很不會整理的那類人,書桌永遠亂得跟被槍掃射過一樣,即使某天大發慈悲地收拾整齊,還是過沒多久就陷入混亂。本書作者說,不擅長整理的癥結在於「捨不得丟東西」和「沒有養成物歸原位的習慣」,這根本就是在說我啊!(中槍)

至於翻譯這本書時遇到的難題,大概就是某個和鈔票與零錢相關的數學題目了。題目裡原始的貨幣是日圓,若要讓台灣的小朋友能以熟悉的新台幣來計算,原則上我以刪去一個零來處理,例如一萬圓日鈔變成新台幣千圓鈔票,日本的一百圓硬幣變成台幣十元等等。翻譯這個題目時我思考有點打結,認為某些設定需要另外針對新台幣重新設計,後來看稿時發現編輯順利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我覺得自己好笨。

回歸正題,這個系列強調「親子共學」,也就是說這是一套大人和小孩都能閱讀的實用書。各位已成年的讀者們即使沒有小孩,但若你有「整理收納」方面的困擾,不妨也來參考一下這本書,說不定會很有收穫哦!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書名:12歲之前一定要學:②珍惜自己&人際關係
作者:花丸學習會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期:2021/03/10

2020年4月交稿的書,翻譯順序NO.47,出版順序NO.45。

12歲系列的第二冊來啦!

我先自己承認,這一冊有個角色叫做「跳鼠」,但我交出去的稿子前面翻「跳鼠」後面翻「睡鼠」,還有另一個錯誤是把公雞錯譯成「小鳥」,當我發現編輯默默改過來的時候真的好想撞豆腐啊!但也幸好我都會向出版社提供「出版前看稿」的售後服務,因此可以發現自己哪裡出錯並及時補救,真是好加在。

這一冊的主題和「人際關係」有關,作者提出了一些無論大人小孩都值得思考的問題,例如:「朋友的定義是什麼?」我個人覺得這是個有點哲學性質的好問題,我自己的答案是「雙方都認定彼此是朋友」。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作者提出的見解相當有道理,讓我很認同與佩服。

《12歲之前一定要學:②珍惜自己&人際關係》今日上市!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