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操控人心的技巧:向歷史人物學習操縱人心的方法,跟著頂尖讀心師培養超影響力!
作者:讀心師DaiGo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22/10/12
我曾在2012年幫某出版社審過讀心師DaiGo的書,題材和今天要談的這本很像,不過最後那本書沒有下文,沒想到十年後竟然又接觸到同一位作者。我是在那時候得知這號人物,但老實說我比較熟柯南樂團主唱aka北川景子她老公的那個DAIGO。在好奇心驅使下看了作者的日文維基,發現這人有爭議,而他也很誠實地在本書中坦承「我極度缺乏協調性和同理心」,那麼他為何會失言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撇開作者本人形象如何,這本《操控人心的技巧》雖然近三百頁,但文筆流暢、前後邏輯清晰,整體風格通俗易懂,舉例也十分生活化,因此翻譯起來並沒有太多地方必須辛苦通靈,可以說是我目前遇過最好處理的作者。此外,這本書內容十分扎實,彙集了許多來自論文和科學研究的心理學知識,讀來亦充滿趣味。雖然當初接案的時候曾一度猶豫,但最終我相當慶幸自己並未「因人廢書」。
另外,因為書籍屬性的關係,我在翻譯的用字遣詞上做了一些比較大膽的嘗試,例如「同溫層」、「微出眾」、「踩雷」、「小圈圈」、「靠爸(媽)」、「偷渡」、「風向仔」等等,目前是過了編輯那一關,接下來就看讀者能不能接受。
《操控人心的技巧》,10月12日上市!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運動場的小妖怪2:撐竿彈簧棒》
作者:齊藤洋
譯者:伊之文
繪者:宮本悅美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10/07
在我目前接到的書籍中,要數這套「小妖怪」系列最喜歡玩文字遊戲,翻譯起來特別燒腦。
以《運動場的小妖怪2》為例,作者用「バーベル」(槓鈴)替雙胞胎小妖怪取名,哥哥叫做「バベル」,妹妹叫做「バベラ」,我只好將「槓鈴」的「鈴」字左右拆開,分別另取中文名「槓金」和「槓玲」。
第四個短篇故事介紹「たっきゅうビン」,日文音同「宅急便」但和遞送無關,描述一隻喜歡打桌球、長得像長頸瓶的小妖怪,我也只能捨棄宅急便的哏,單純依故事情節將它命名為「桌球瓶」。
第六個短篇為「ビヨヨンぼう」,內文中用了「ビヨヨン」這個擬態語,我能想到最接近的說法是「ㄉㄨㄞ邀邀」,可是又不能使用注音文,最後只好譯為「歪七扭八」,而「ビヨヨンぼう」的中文譯名則是被編輯改為「撐竿彈簧棒」,比我原先想到的「彈跳棒」更符合故事精神。
第八個短篇標題是「チンパンイン」,是「チンパンジー」(黑猩猩)和日文「審判員」的合體造詞,我實在想不到什麼新奇的譯法,就只是很平凡地命名為「黑猩猩裁判」。
全書最後一篇叫做「バレーバレー」,介紹一組會跳「バレエ」(芭蕾)的「バレー」(排球)女團,除了「女排舞團」,我就沒有其他點子了。
在處理這些文字遊戲時,我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讀者們能享受到閱讀樂趣!
順便一提,三采出版社還出了《運動場的小妖怪1+2限定套書》,加贈小妖怪多功能墊板,喜歡這系列的小朋友們不可錯過哦!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睡眠科學:為何總是睡不好?解析睡眠與夢境、記憶的關係》
作者:日本Newton Press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人人出版
出版日期:2022/09/01
關於人人出版,我最早在2016年投過履歷,當時是試譯旅遊類書籍,但一如預料地沒通過。再次和這家出版社搭上線是在2021年,另一位編輯說在LINE群組「編輯與翻譯」中看到我的聯絡方式,就自己上門來邀約,而這次要翻譯的是科普雜誌,主題是睡眠。
我心想,這次我總該可以勝任了吧?果然試譯通過。在翻譯過程中,本書的許多主題對我來說都不陌生,例如失眠、安眠藥、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等等。我私以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找我翻譯真的是找對人了,因為我自己就是失眠患者,安眠藥我偶爾會吃,而我的父母有失眠、打呼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困擾。翻譯這本書讓我感到親切,不僅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和家人的疾病,透過翻譯把這些知識傳遞出去幫助更多人也是功德一件。
當初編輯給我的翻譯期限是兩個月,但其實我和這本書相處了三個月,翻譯前半時,我同時也在翻譯其他出版社的書籍,記得當時是「三劈」,實在很辛苦。這是一本科普雜誌,雖然只有170幾頁,但因為開本大、字體小又很密集,最後譯文達到十萬中文字,比我翻譯的其他破200頁實用書都來得多,甚至翻倍。再加上,這本雜誌雖然寫得很好懂,但內容其實有不少專業之處,有些專有名詞讓我查到快昏頭,但最終完成時超有成就感!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解讀夢境的心理學:從做夢到懂夢,探索不可思議的夢境世界,成為自己的最佳解夢人!
作者:松田英子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22/08/12
今年二月交稿的書。
某天在亞馬遜上看到這本「夢を読み解く心理学」,看了一下試閱內容覺得並不好譯,再加上有讀者書評表示「本書雖然寫成對話形式,乍看之下似乎很好懂,但其實省略主詞而難以解讀的地方不少」,所以我就默默把書籍頁面關掉了。豈知不是你的你不能要,找上你的你逃不了,最後這本書的翻譯邀約還是躺進我信箱了。
先講翻譯心得,本書確實如同書評所說,有些句子省略主詞而需要推敲前後文,但我還是盡量通靈了,希望沒出什麼大包才好。此外,在接這本《解讀夢境的心理學》之前,我還翻譯了一本科普雜誌,兩者的主題都與睡眠和夢境有關,許多相同的專有名詞重複出現,例如睡眠機制和睡眠疾患名稱等等,因此省下了查詢單字與相關背景知識的工夫,這點倒是挺愉快的。不僅個人在短短幾個月內接到類似題材,就我觀察近期的出版資訊也有不少這類書籍,所以書市在情緒風潮之後是吹起了睡眠風潮嗎?
儘管書名是《解讀夢境的心理學》,但老實說我看了這本書之後並沒有學會解夢。若要說這本書究竟有不有趣,我個人是覺得挺有趣的,例如精神病患、視障者和聽障者的夢境等等,以前都沒想過這些族群的人會做什麼樣的夢,或者是和一般人的夢有什麼不同。雖然作者從臨床心理學的角度來解讀人為什麼會夢見自己遲到、被追趕或是蛇與蜘蛛等令人害怕的生物,但就我自己的經驗,去做心理諮商所得到的夢境分析比這本書還受用,可能是我的夢往往複雜到難以用一句話說明,所以無法靠單一書籍來解讀。
總而言之,我覺得如果把這本書當作解夢聖經的話恐怕會失望,但若想要稍微了解睡眠機制,接觸一些心理學知識和夢的話題,這本書是個不錯的選擇。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名:我的身體哪裡最重要?第一本教孩子認識身體的性教育啟蒙書
作者:遠見才希子
譯者:伊之文
繪者:川原瑞丸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08/05
這幾年童書譯了不少,客群大都是國小生,但目標群眾年齡低到3至5歲的繪本真的還是第一次碰到!我一直都很想挑戰繪本,不過一旦收到邀約還是戰戰兢兢,與編輯溝通之後才敢接。而且,這繪本的主題還是性教育,教幼齡孩子保護自己,那可就更不能馬虎了!
首先,對男孩子的私密部位,我們會稱「小鳥」或「小雞雞」,但是小女孩的私密部位如何稱呼,似乎家家各有不同說法。要稱「妹妹」嗎?這對大人來說沒問題,但孩子可能不懂那個部位和代表手足的「妹妹」有什麼關係?要稱「下面」嗎?還是要直接教正式名稱「陰道」呢?有沒有一個對孩子來說更口語、更好記,對家長、照顧者和幼教老師而言更易於啟齒的詞彙呢?
此外,小小孩心中還沒有「私密部位」的觀念,該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孩子「身體的重要部位不能隨便讓別人摸,也不能拍照或攝影」?
這時候,讓我們和孩子一起來讀繪本吧!《我的身體哪裡最重要?》是一本由婦產科醫師兼兩寶媽所撰寫的性教育啟蒙繪本,上述我所提出的問題,在書中都有解答。圖文並茂的內容不僅很適合親子共讀,同時也能讓幼兒教育工作者作為參考,是為一大福音。
順便一提,此書送審時的中翻日工作有勞譯友黃詩婷小姐幫忙,讓不擅長中翻日的我鬆了好大一口氣,在此萬分感謝!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