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這本今天出(BOOK.91&92&93)《城市裡的小妖怪

【小妖怪系列29】城市裡的小妖怪2:黑漆漆人孔蓋
【小妖怪系列30】旅行的小妖怪:紀念品老公公
【小妖怪系列特輯】小妖怪大圖鑑
作者:齊藤洋
譯者:伊之文
繪者:宮本悅美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4/08/02

注意看,這些小妖怪太狠了!今夏來襲的小妖怪,包括《旅行》、《城市2》和《小妖怪大圖鑑》,一次給你三冊齊發!

簡短條列式寫一下翻譯筆記,先講《旅行的小妖怪》。

一、「まぼろしサービスエリア」字面直譯是「幻象休息站」,書中插圖將「まぼろし」的漢字寫成「魔暮路始」,而且它不夢幻,是個進入後若動了歪腦筋就會出不來的妖魔休息站。束手無策的我最後只能拆字,命名為「女夭麻鬼休息站」,那個「幻」只好捨棄。

二、「葡萄妖」(ぶどうがりおばけ)玩了「葡萄」與「武道」同音哏,這個對我來說屬於不可譯,只能加註。

三、「泡湯喜貝小姐」(いわぶろのフローラ)的中文名字源自她會提議幫忙洗背來誘騙泡溫泉的人類。

四、「飛毛腿集章活動」(むりやりスタンプラリー)我的原始版本是「急就章集章活動」,不過以故事情節來說,改為飛毛腿也不算錯。

五、「妖怪拍照打卡板」本身不難譯,只是故事中出現這樣的對話:
老師:「はい、バター!」
學生甲:「先生、バターじゃなくて、ジャム!」
學生乙:「違うよ。チーズでしょう。」

試圖盡量呈現出世代差異的結果是依序處理為:「西瓜甜不甜?」「老師,拍照要說茄子啦!」「不是啦,要說起司!」

再來是《城市的小妖怪2》。

一、「じゅうじろう」是個出沒在「十字路口」的小妖怪,我狠下心割捨同音哏,直接譯為「十字郎」。

二、「よまわりポリカ」的「ポリカ」大概是「ポリス」改的,我起初聯想到的是「波麗士」,又改成「波麗仕」,最後避開戲劇與品牌名稱,拍板定案為「夜巡女警波麗絲」。

三、「やちんれいえん」在玩「零円」和「霊園」同音哏,我苦思半天,勉強用「陵園」結束這一回合。

四、「しょうわだがしてん」沒有玩諧音哏,但是從篇名到故事都出現「昭和」和「令和」等日本紀年,對台灣的小朋友來說有文化差異,我頭超痛!還寫了一串落落長的註解給編輯,以下這段如果你很閒的話可以看看(遭毆):日本的年號「昭和」約為西元1926年到1989年,那時台灣大約是日治時期至民國78年。若從現在就讀國小的學生角度來看,父母輩大約是六、七年級生,爺爺輩大約是四、五年級生(區間相當於西元1951年至1970年)。臺師大機構典藏系統有一篇「日常生活中的雜貨店」提及「民國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在國小時常玩的『一元抽』(後略)」。另外,根據「國家文化記憶庫2.0」,提及「柑仔店(中略)從1950年代便開始落腳於台灣各處」,從店舖歷史和爺爺輩的出生年代來看,將「昭和」替換為「民國五○年代(1961年至1970年)」或許會比較符合台灣人的記憶。

這個短篇的原始結局是:「到那個時候,店名已經不叫昭和雜貨店,而是令和雜貨店了!」到了編輯部手上後,篇名被巧妙改成「年代雜貨店」(我的原始版本是「五○雜貨店」),並以「50年代雜貨店」和「100年代雜貨店」取代上述兩個店名。

最後是《小妖怪大圖鑑》,本書一口氣收錄186隻小妖怪的簡介,分別來自此系列當中的二十五冊。由於我是這套書的後母譯者,前面大概有九到十集不是我翻譯的,所以我上網搜刮了所有舊集數,全部先讀過再翻譯。這本圖鑑原則上不難處理,只是很費工,也用EXCEL製作名詞對照表。當時我是一邊聽星野源的《妖怪圖鑑》真人電影版主題曲《異世界混合大舞踏会 (feat. おばけ)》一邊翻譯,可以說是難得的視覺+聽覺沉浸式體驗(笑)

大家在閱讀小妖怪系列時,不妨也聽聽看星野源這首歌,會更有樂趣哦!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這本今天出(BOOK.90)《啜飲屍汁》

書名:啜飲屍汁
作者:白井智之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新雨
出版日期:2024/07/16

先講結論:做翻譯十幾年來,我終於如願接到正宗的推理小說啦!

我是個日系推理小說迷,雖然我是社會派推理愛好者,不過能接到這部本格派推理小說依然很開心!

在此簡單介紹一下,社會派推理小說是指探討社會議題的推理小說,本格派則是將所有線索和提示都呈現在讀者面前,讓讀者享受解謎和推理的樂趣。

這本《啜飲屍汁》光是書名大概就會讓某些人覺得不太舒服,而它的故事內容的確也出現了各種獵奇屍體的描寫,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至於我個人是屬於看獵奇血腥文字也不太會作嘔或害怕的類型,再加上這本小說的登場人物都極具特色,原文節奏輕快易讀,所以我翻譯得相當愉快。

本書是所謂的「短篇連作」,也就是形式為每個短篇各自敘述一個獨立案件,但是每篇之間又有關聯,包括共通的案發地點(以此書而言,便是虛構城市「牟黑市」)、共通的登場人物,以及各種死狀特殊的屍體。

原本我在翻譯文學作品時習慣先讀完全篇才開始翻譯,但由於原書厚達三百多頁,是我有史以來接到字數最多最滿的書籍,為了督促自己,我刻意不先讀完,而是採用「每天讀X頁、譯X頁」的做法,這樣我就會因為想知道後續情節而積極翻譯。事實上本書在謎團和案件的鋪陳很吸引我,讓我總是處於《冰菓》千反田愛瑠那句「我很好奇!」的狀態(笑)

但是老實說,若前日譚不算,翻譯完前兩篇〈豬臉的屍體〉和〈空無一物的屍體〉,得知犯罪手法和謎底時,我很想對作者說:「你再盡量唬爛一點沒關係!」(大笑)

至於後續幾篇,〈膨脹的屍體與萎縮的屍體〉我難得在答案公布前就自行推理出部分真相,〈屍體中的屍體〉可能是全書獵奇風格最強烈的一篇,也最讓人感到悲傷。〈活著的屍體〉由於是倒數第二個章節,感覺無論說什麼都很容易暴雷,但搭配後日譚一口氣閱讀應能獲得最佳體驗。

最後簡單提一下翻譯本書時遇到的難題:黑道位階用語(例如「舍弟頭補佐」)、撲克牌遊戲名稱(日本的「大富豪」、「豬尾巴」)等等,除了大富豪經過我自力研究,得知大概近似於台灣的「大老二」之外,其他都是編輯很用心地幫忙補了注解。有些名詞我原本並沒有寫譯註,例如「添水」(鹿威し)、手水舍、「東映Vシネマ」、箱庭、「ムード歌謡」、花林糖、爸爸活、二宮金次郎等等,有些詞雖然有文化隔閡,但我覺得即使不解釋也不影響推理,有些則是我預設本書目標讀者可能知道故不贅述,有些是我自己也不太懂沒把握,不如不寫。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假如各位在閱讀本作時,透過注釋對作品和日本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那也是編輯的心血,是她的功勞。

此外,看編輯回稿的那幾天,我無心插柳看了日本電影《殺人草莓夜》,裡面剛好有不少對黑道的描述,所以也趕緊翻了原著小說《草莓之夜:無形之雨》,以作為處理黑道用語時的參考,在此感謝圓神出版與譯者徐嘉霙小姐!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這本今天出(BOOK.89)《朋友遊戲闖關者4:物以類聚

書名:朋友遊戲闖關者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作者:萌木桃
譯者:伊之文
繪者:久我山凡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19

同樣是翻譯筆記多過於推書的一篇文章。

之前我曾在噗浪發文問「關西腔」該如何翻譯,當時大家提供的建議是給人物一個特殊的說話語尾。現在答案揭曉,這個難題出自《朋友遊戲闖關者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物名叫春野音羽,在設定上是個從關西轉學到東京的男孩。至於要給他什麼語尾,我想了很久,先去除其他登場人物常說的感嘆詞「啦」、「吔」、「嘍」,然後一度考慮過處理為「唄」,但總覺得這個字從日本男童口中說出來好像怪怪的,最後決定用「哩」,具體例句有:「我什麼都沒做,他們卻氣炸哩!」「太好了,真的得到十萬日圓哩!」等。我的盤算是,從今以後,這系列小說中只有音羽說話會用「哩」,萬一其他角色未來有需要的話會用「咧」,例如「我才不要咧」,希望不會遇到失算的情境。

此外,這一集有不少新登場的人物,其中一位小女孩名叫Q倫,雖然我很想給她一個更像中文的名字,但原文「きゅるん」好像也沒有其他譯法了。另外,還有名叫「ミライ」、「セカイ」、「リカイ」的占卜師三胞胎兄妹,除了「未來」之外的兩個名字,我考慮過比「世界」和「理解」更像人名的「世介」、「里介」之類的,但因為後文出現了占卜咒語「我は未来を知る者なり我は世界を知る者なり我は真実を理解せし者なり」,所以人名的漢字就沒有其他選項啦!

好的,終於輪到書籍介紹了。其實這系列每一冊我都覺得很好看,第四集的主題「朋友甄選」更加聚焦在「何謂朋友」上,個人最喜歡的章節是〈人性大考驗〉,討論的議題包括:

「假如有人告訴你:『你的好朋友在背後說你的壞話喔!』你會怎麼做呢?」

「假設你是五人組死黨的其中一員,但畢業旅行規定四人一組,勢必得有一個人脫離小圈圈,加入『剩組』。如果是你,會怎麼做呢?」

我覺得上述兩個題目都超級貼近日常生活,剛好我國中時常混在一起的死黨是七人單數團,兩兩一組後剩自己一個這種事我很常遇到。畢業旅行時要八人一組,其他六個同學都不願意和第八名成員睡同一張床,所以最後我就自願啦。而實際上第八位同學對我而言也沒特別難相處,畢業旅行很順利地結束了,她還曾經教我數學,讓我從二十分瞬間進步到九十分。我遇過最誇張的情況是大學教授規定不能一個人一組,但偏偏我就是全班人數除以教授規定人數後餘一的那個傢伙,所以我太了解剩組的感受。我的感覺是,真正困擾的是叫獸太機車而且連簡單的除法都不會,要不然加入剩組或自己獨力完成作業根本沒什麼問題,剩組裡往往臥虎藏龍,合拍的話做報告要一起拿高分是一塊蛋糕。

好像不小心說出真心話了,也不小心扯太遠了。回到正題,在各位心目中,什麼樣的人是「最理想的朋友」呢?我的答案是價值觀和喜好相近,或者即使價值觀不同,仍然能夠彼此尊重並願意傾聽。小說裡面某位角色說到:「我認為,一直膩在一起並不是朋友的必備條件。」這點我超同意,實際上只要彼此心裡都有對方,無論相隔多遠,友情依然不滅。你覺得呢?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這本今天出(BOOK.88)《朋友遊戲闖關者3:小時偷針

書名:朋友遊戲闖關者(3):小時偷針,大時偷金
作者:萌木桃
繪者:久我山凡
譯者:伊之文
出版社:小熊
出版日期:2024/05/22

這篇與其說是工商推書文,不如說是我個人的翻譯筆記。

之前在噗浪發過我把日文「召喚」誤譯為「召喚」,「証言台」誤譯為「證人台」的噗,兩則都是出自這本書。

書中的法庭場景出現這樣的句子:
「証拠カードは、有利な証拠を召喚できます。」
「証人カードは、有利な証人を召喚できます。」
「真犯人カードは、真犯人を召喚できます。」

我的原始譯文是「『OO卡片』能夠召喚OO」,在處理證人那一句時曾直覺思考過:「一般來說,證人所搭配的動詞應該是傳喚才對吧?」但大概是我動漫看太多,從「卡片」聯想到發動魔法的那種召喚,自己腦補作者在這裡使用「召喚」一詞或許是想營造遊戲效果,完全沒想到要去日文字典查詢「召喚」的釋義。

假如我當初有想到要查字典的話,就能馬上得知日文「召喚」用於法律領域相當於中文的「傳喚」。至於「証言台」誤譯為「證人台」(正確應為「應訊台」)則是我犯下望文生義不求甚解的禁忌,直到出版社編輯來信討論,我才驚覺錯誤,真的很想挖個洞把自己埋了。即使是童書,遇到不熟悉的領域還是不該大意。

這個系列目前來到第三冊,編輯部給我不少意見回饋,例如我翻譯時顯得詞窮,第三集某一段「順手牽羊」重複三次,「但」、「卻」、「然而」使用次數過於頻繁等,編輯願意花時間和心力給我這些建議,我覺得很受用很感謝!

這一集的主題涵蓋「犯罪」和「法庭審判」,兩者都是我超愛的菜,也讓平時就關心司法的我得到很好的啟發。

在翻譯時,我有將日本的法規名稱代換成台灣的法規名稱,例如:

日本的「道路交通法」→台灣的「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
日本刑法第230條「名誉毀損罪」→台灣刑法第310條「誹謗罪」
日本刑法第233條「信用毀損罪」→台灣刑法第313條「妨害信用罪」
日本刑法第231條「侮辱罪」→台灣刑法第309條「公然侮辱罪」
日本刑法第222條「脅迫罪」→台灣刑法第305條「恐嚇罪」

不過,最後印刷成書的版本應該是以譯註呈現台日法規的不同。至於小說情節中出現的犯罪刑期、能換取的點數和法規號碼(例如竊盜罪在日本刑法是第235條,在台灣是第320條;殺人罪在日本刑法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在台灣是十年),那些數字我都沿用原文處理,沒有去更動它們。比較特別的是,原書中的「輕犯罪法」、「電氣事業法」是日本特有法規,日本刑法第233條「業務妨害罪」在台灣似乎沒有完全相對應的法規(?)。

雖然我查了很多資料,找出台日法規內容描述最相近,也最符合書中情境的罪名,但我畢竟沒有法律背景,所以我建議出版社請專家審訂。也幸好有法律專業人士糾正我的錯誤,我自己也在製作這本書的過程中長了很多知識,相信大朋友和小朋友讀了這本書都會很有收穫。這邊就不洩漏太多劇情,敬請讀者親身體驗閱讀樂趣!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這本今天出(BOOK.87)《朋友遊戲闖關者2:存心害人

書名:朋友遊戲闖關者2:存心害人者終究害己
作者:萌木桃
譯者:伊之文
繪者:久我山凡
出版社:小熊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03

好的,《朋友遊戲闖關者》來到第二冊,劇情梗概是女主角久遠永遠為了取消全班同學的「罰則」而再次挑戰「朋友遊戲」,描述三組玩家(永遠&神明、一夜&沙紀、瑪娜&琵絲)分別拯救朋友漣蓮、恩人川村修女、妹妹艾莉娜的「逃獄遊戲」。

這一系列的小說每一集都讓人思考「朋友」的定義,以及某個寓教於樂的議題,第二集的議題是「倫理學」和「SDGs」(以本作而言是環保)等等。 

關於「倫理學」,書中提到了幾個問題,包括:
「當電車失控暴衝,該不該按下切換軌道的按鈕?應該要救五條命還是一條命?」
「錢買得到朋友嗎?」
「戰爭絕對是錯誤的嗎?」
「規矩就是規矩,無論有什麼理由,都不能打破嗎?」

岔題一下,「倫理學」在日本是學校的科目之一,我自己就讀國小的時候有「生活與倫理」學科,所以年紀和我相仿的人應該都對「倫理」一詞不陌生,但不曉得現在的小學生如何呢?我特地請教在小學任教的朋友,據說台灣現在沒有這種科目,比較像是將相關內容分散在各個科別。

對了,像這種不只一集的作品,大家常有的疑問是可以不按照順序看嗎?我個人的回答是,前作的人物會在續集中登場,情節有時間先後順序。每一集內文都有前情提要,假如不按照順序閱讀理論上應該也能看懂,但由於這系列的前情提要大多會直接寫出上一場「朋友遊戲」的結局,跳著看的讀者會被爆雷,所以建議會介意的人斟酌一下。
 

日文譯者伊之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